最专业的游戏租号账号交易平台源码!

资讯热点
电商招聘霸气十足:挖脚恐惧症推高薪酬泡沫

发布时间:2015-10-5 分类: 新闻资讯

  招聘启事可以成为电商启蒙时代的浮躁心态的注解。

  “要求工作经验1年或以上,精通C++编程语言,底薪20万至40万。”这是猎聘网发布的关于万达集团正在筹备电商的招聘启事。还有更“霸气十足”的。某“触电”传统企业招聘副总及助理级别的人员的要求是:列出亚马逊、当当、京东等几乎所有电商名单,只要工作过就可以。

 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数据显示,互联网电子商务类的人才需求持续升温,以5月为例,去年发布的职位信息是9万个,而今年一跃升至26万个。大小电商们或者正走在通往电商路上的企业们,遭遇着同样的问题,人才饥渴!

  想方设法到大企业挖人

  按照有关研究机构给出的数据,未来十年间,我国电商的人才缺口将达到200万至500万人。今年像传统行业的巨头如苏宁、国美、万达集团、红星美凯龙等强力跻身电商,除了在资源上与行业里的电商企业进行抢夺之外,人才大战也将继续上演。

  “中小电商想做大,就会想方设法到大企业挖人,因此人才流失率很高。”韩都衣舍CEO赵迎光感慨。一方面是电商不断挖人造成行业跳槽成风,另一方面面对高薪、有前景的挖脚,许多员工也表示把持不住。

  淘鞋网总裁王冬竹遭遇到的一件事情,几乎成为了验证这个行业人才状况的最典型例子。一个进他们公司实习仅仅三个月的员工,却被其他电商企业挖走,而且摇身一变成了“挖人”企业的“电商运营总监”。

  不少大企业也同样在犯愁,不久前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(微博)自爆曾经花50多个小时挖个工程师,凡客诚品(微博)的陈年(微博)也曾用两年时间挖一个人。

  “不管是电商企业还是正在准备做电商的传统企业,由于行业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,为了夺得市场,许多企业没时间和精力去培训员工,同时,由于行业互相挖脚现象严重,人才流失比例较大,因此对于电商企业而言他们缺的,主要还是缺直接能够上手的、有工作经验的员工。”智联招聘职位顾问郝建对北京晨报记者说道。

  二三线城市小电商无人可招

  企业主们越来越发现,想要成功夺得市场,没有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人才,是不行的。电商服务商瑞金麟创始人安士辉就表示,“最初做企业时最兴奋的是能够拿下单子,而现在则成为了能够招到合适的人。”

  “特意从山东来听北京的专家和成功企业讲人才之道,但我还是没有找到我该咋样招人。”山东一个创办只有一年的电商企业主宋楠说道。“没名、没钱、身在小城市,想招人实在是太难了。”

  对于宋楠来说,北京竞争太过激烈,市场也过于拥挤,从出生到上大学都没有出过山东的他并不想来北京创业。然而,随着自己业务的发展,目前不到10人的团队已经不够用了。但几乎所有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来到小城市工作,除了工资低之外,年轻人并不愿意被小城困住。

  “我只能从亲戚下手,先找了两个表弟来北京培训,报了北京的培训班,学习了半年,之后半年找北京大一些的电子商务公司去实习,不给钱都成。之后再回老家上班。”宋楠无奈地说道。但他明显能够感觉这些人和自己的能力差不多,大部分其实还是自学成才,知识和技术都太肤浅了。

  宋楠说,二三线城市在电商招聘这个领域普遍缺口较大,但更小一些的城市中的小微电商几乎已进入招人无门的状况。

  挖脚恐惧症推高薪酬泡沫

  电商人才的薪水高到令人咋舌也已不是新闻。最近,知名人士爆出小米科技以200万年薪招聘市场总监。此前艾瑞咨询分析师发布的一张万达广场招聘更是“霸气十足”。招聘副总及助理级别的人员的要求,竟是列出亚马逊、当当、京东等几乎所有电商名单,要求工作过就可以。“他们找了10家不知名的猎头,到处打电话, 连我也被骚扰数次,实在不靠谱!各位要小心啊!”就连在美国上市的麦考林CEO也表示被猎头捉到。

  无疑,资金雄厚的传统企业入场再次让跳槽增值。不过,去年团购如过山车似的挖脚依然历历在目。去年,团购网站高朋成立之时,曾大面积在行业挖角,业内几家团购网站甚至为此组建了联盟,称要将被挖走的员工列入黑名单。而高朋内部员工也对记者表示,内部薪酬体系十分混乱。比如他的一个同事,此前在其他团购网站薪水只有4000元/月,来到高朋就拿到6000元/月,另外还有提成。当时团购环境好业绩不错,和领导搞好了关系,底薪三个月内就调高到1.5万,最高时每月拿到过3万。“如果不是怕被挖脚和内部混乱,不会有如此高的不靠谱的工资。”高朋前员工说道。

  业内专家表示,目前,电子商务企业仍处于粗放竞争的阶段,所以富有经验或者能快速上手的电子商务人才稀缺,各企业对人才的竞争逐渐白热化是必然的形势。业内专家建议,未来两年中高级人才缺口依然很大,但电子商务人才在选择企业时,更应该看一家企业的发展势头,而发展空间与薪资应放在后面。晨报记者 孙雨

« 锐阿提:浅谈B2B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| 网络营销要抓住客户的消费心理 »